西安翻译学院与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深化交流,共谋国际合作新篇章

4月6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校长纳祖洛·奥布洛穆拉多夫率代表团访问西安翻译学院,双方围绕国际中文教育、师生互访等议题展开深入对话。此次访问不仅是两校合作的新起点,更是中乌教育领域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的具体实践,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下高等教育合作迈入新阶段。
实地考察:见证中国民办教育现代化实践
西安翻译学院副校长郭炜热情接待来访嘉宾,并陪同代表团依次参观了学校沙盘展示区、空中乘务实训中心、新媒体与表演艺术实践教学中心、外国语言与文化实践教学中心,以及体育场等核心教学设施。
在学校沙盘展示区,来宾一行全面了解了学校的整体规划与建设布局。了解完学校的整体规划,代表团一行来到了展现专业实践教学实力的空中乘务实训中心,了解了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专业技能训练情况,对学校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给予高度评价。新媒体与表演艺术实践教学中心内,西译师生现场展示的书法创作与数字媒体技术融合成果,彰显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活力。在外国语言与文化实践教学中心,代表团重点考察了中国文化体验馆,古典舞表演与茶艺展示的沉浸式体验,让来宾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整个参观过程中,代表团对学校先进的教学设施、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及师生展现的专业素养表示赞赏。双方在多个教学领域达成共识,为未来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高层对话:共谋教育合作新范式
参观结束后,双方在会议室进行座谈交流。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王明明,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王宁,国际中文教育智慧研究院副院长刘键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
郭炜在致辞中表示,西安翻译学院始终秉持开放办学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在农业科学、国际教育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双方的合作将为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师生交流、共同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有力支撑。郭炜希望,通过今天参观交流为双方后续深化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并期待共同携手,进一步推动中亚地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深化中乌教育文化交流作出新的贡献。
纳祖洛·奥布洛穆拉多夫系统介绍了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的发展历程及学科特色。他指出,随着中乌教育交流日益密切,乌兹别克斯坦学生对中文学习的需求快速增长。他诚挚邀请西安翻译学院选派优秀教师赴乌开展中文教学,协助提升中文教育中心的教学水平,并提议双方在教材共享、师资交流、学生互换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他表示,期待将现有中文教育中心升级为集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示范中心,并愿意提供俄语等语言教学资源作为交流。他相信,通过此次访问建立的联系,必将推动两校合作迈向新高度,为培养更多促进中乌友好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战略共识:构建教育共同体新生态
双方在交流中,围绕国际中文教育合作、师生交流互访与国际化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了多项初步合作意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安翻译学院与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的携手合作,意义深远。此次合作不仅是践行“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鲜活例证,更为区域国别学研究开辟了全新的实践路径,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样本参考。
展望未来,随着双方合作机制的不断深化与完善,两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交流等多个关键领域必将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此次访问将成为两校深化教育合作的重要契机,双方将持续挖掘合作内涵,以人才培养这一“小切口”为切入点,精心做好文明互鉴这篇“大文章”。通过不断努力,两校将培育出更多“知华友华”的优秀人才,他们将成为促进中外交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桥梁使者,共同谱写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崭新篇章。
喜报|西译学子在首届“西安水务杯”大学生节水主题短视频大赛中获佳绩
近日,首届“西安水务杯”大学生节水主题短视频大赛评选结果揭晓,我校学子凭借出色的创意与实践能力,获两项优秀奖。同时,我校因组织工作表现优异,被授予“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彰显了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育人领域的卓越成效。
本届大赛由陕西省水利厅、共青团陕西省委指导,陕西省节约用水办公室、西安市水务局、西安水务集团、陕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主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部署,引导青年学子树立节水意识、传播节水理念。大赛吸引了全省多所高校的积极参与,共征集到数百件创意作品,通过短视频形式展现新时代青年对水资源保护的思考与行动。
我校高度重视此次赛事,积极组织师生参与,结合专业特色与节水主题,精心策划创作方向。最终,我校选送的两部作品《一滴水的旅程》《“节”尽所“水”,爱润万家》凭借深刻的主题立意、扎实的创作功底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荣获大赛优秀奖。此外,学校在赛事组织过程中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能力,最终获评“优秀组织单位”。
校团委将以此次荣誉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节水宣传教育常态化,号召更多师生争做节水理念的传播者、节水行动的践行者,共同书写绿色发展的青春篇章。
喜报|西译教师科研成果再获重大突破
近期,我校教师在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高质量研究报告被省政府领导批示等方面再获重大突破。
我校特聘教授王培元时隔一年,再次在顶级学术刊物《文学评论》2025年第1期上发表题为“不堪纪念的追怀——重读《在酒楼上》和《孤独者》”的署名文章。王教授以独特的研究视角深耕鲁迅研究多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本次文章的刊发,再次说明王培元教授在鲁迅研究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地位和极高的学术水平,为我校高水平论文发表、高质量成果积累又添硕果。
我校教师承担的陕西省政府参事室和陕西省社科联联合攻关项目的研究成果——《关于发挥政策叠加效应破解陕西开放不足短板研究》的调研报告被陕西省人民政府领导批示。标志着我校教师在建言咨政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也标志着我校教师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取得巨大提升。
科研处将一如既往的以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为抓手,以提高高质量成果产出为目标,重视成果培育,坚持高效发展,为我校教师提供更优质的科研平台,争获更多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喜报|西译学子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中荣获佳绩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获奖名单。我校项目团队在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以及职教赛道三个主体赛道中获奖数再创新高,荣获国家级奖项4项,获奖总数与长安大学并列陕西高校第九名,位居省同类高校第一。
据悉,本届大赛由教育部等12个部门联合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上海交通大学与闵行区人民政府承办。自去年5月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国内外153个国家和地区的5406所学校514万个项目、约2084万人次报名参赛。经专家评审、项目公示、大赛监委会核查,共产生获奖项目4640个。我校《守艺人》《言传译路》项目团队在高教主赛道中荣获国家级铜奖2项;《药富民殷》项目团队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中荣获国家级铜奖1项;《幕墙匠心》项目团队在职教赛道中荣获国家级铜奖1项,实现了我校在职教赛道获奖零突破。
我校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切实提升大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实效,推进大赛成果转化,为参加2025年该赛事打下坚实基础,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董事长丁晶率队赴腾讯北京总部考察交流 共谋智慧教育新篇章
4月10日,董事长丁晶应邀率队赴腾讯北京总部开展考察交流活动。腾讯云产业生态部生态总监丁剑飞、教育行业解决方案专家韩露等集团高层予以热情接待,双方就教育数字化转型及产教融合创新展开深度对话。副校长樊相宇及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考察。
丁晶一行系统参观了腾讯智慧教育成果展厅,全面考察腾讯云在教育领域的生态布局与技术积淀。通过现场演示与场景化体验,考察组深入了解腾讯教育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创新实践,特别对腾讯云在教育SaaS服务、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及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方面的突破给予高度评价。
座谈交流中,丁晶高度评价腾讯作为“数字中国建设领先者”的创新实力,她指出:“腾讯作为中国科技互联网领域的领航者,不仅创造了全球领先的社交生态,更在教育科技领域展现出战略远见。此次考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科技赋能教育的无限可能,为构建新型校企共同体提供了重要启示。”她强调,西安翻译学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深化“教育+科技”双轮驱动战略,探索“智慧学习空间建设”“元宇宙教育场景开发”等创新方向,着力培养具有数字素养的新时代应用型人才。
腾讯云教育行业解决方案专家韩露重点介绍了公司在西北地区的战略布局。她表示,西安翻译学院作为民办高校标杆,在人才培养、特色专业建设、社会服务、国际化办学等方面成效显著。腾讯云期待与西译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建智慧化教学体系、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及产学研创新平台,联合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
此次考察交流为校企双方在“科技+教育”融合创新方面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为培养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