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1日下午,我校西区小剧场座无虚席,一场关于青春、梦想与成长的校友分享会在此举行。英文学院2019级毕业生张文蔚携其处女作《第二次呼吸》重返母校,与百余名师生分享他从西译学子到消防指战员、从马拉松跑者到青年作家的精彩人生历程。学工部副部长马海洋,图书馆副馆长侯永兴,陕西终南学社秘书长、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史飞翔,英文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蒋小军及相关分院领导出席活动。
史飞翔在开场致辞中高度评价了《第二次呼吸》的出版意义。这部作品以日记体的形式,细腻描绘了张文伟在学院求学期间的青春记忆、成长轨迹、梦想追求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探索,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史飞翔强调,文学作品是心灵的镜像,而日记更是内心独白的极致展现,《第二次呼吸》以其质朴无华、励志向上的笔触,忠实记录了作者在终南山下四年的大学生活,是对西安翻译学院精神的生动诠释。
在主题分享环节,张文蔚以“第二次呼吸:从西译跑道到文学人生的多维人生”为主题,娓娓道来其多维人生的蜕变历程。作为消防指战员和马拉松二级运动员,他将专业术语与人生哲理巧妙融合:“在长跑中,当身体达到极限时,坚持就会迎来第二次呼吸——这正如人生在困境中的突破与顿悟。”他深情回顾了在西译的求学时光,包括风雨操场上的晨跑、图书馆内的苦读、终南读书会上的思想碰撞等,感慨道:“正是母校四年的培养,让我深刻理解了坚持的力量。”谈及历时五年的创作历程,他坦言曾多次萌生退意,但在导师的鼓励和西译精神的激励下,最终完成了这部献给青春的著作。
马海洋从育人的角度对“第二次呼吸”进行了深刻解读,将其视为三重境界:一是运动生理上的突破,体现了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二是学业成长的蜕变,彰显了求知若渴的治学态度;三是人生境界的升华,诠释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他鼓励在场学生既要树立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相信只要保持前进的步伐,每个人都能在人生的赛道上迎来属于自己的“第二次呼吸”。
蒋小军在总结讲话中从校友反哺母校的新形式、文学创作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新路径以及文化育人的新平台三个维度阐述了活动意义。同时,他对“第二次呼吸”的解读表示赞同,认为这既体现了运动精神,又蕴含着突破自我的成长智慧。最后,蒋小军向全院师生提出三点期望:珍视校友资源,汲取奋进力量;培养深度阅读习惯,提升人文素养;勇于突破创新,实现全面发展。他特别强调,在数字化时代,要保持独立思考能力,通过阅读经典提升精神境界。
分享会尾声,张文蔚将《第二次呼吸》赠予母校图书馆和终南读书会,希望它们能像种子一样,在图书馆的书架间、在读书会的交流中生根发芽,激励更多同学勇敢追梦。
《第二次呼吸:西译路上的光与影》校友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