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首日,校领导带队深入一线开展教学检查工作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2月24日,西安翻译学院迎来2025年春季学期的崭新篇章,全体师生以昂扬的姿态迈入课堂,开启了新学期第一课。为确保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执行董事、校长崔智林,副校长武忠远,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恒分别带队,亲赴各二级学院教学一线检查教学工作。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等部门负责人陪同检查。
校领导一行先后深入东、西校区的教学楼、实训室及体育运动场所,围绕教学秩序、师生状态、教学设备等教学运行情况进行实地检查。从检查结果来看,开学首日全校教学秩序井然,教学工作运行平稳。任课教师均提前到岗,教学准备充分,授课热情饱满;学生按时到课,全神贯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展现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教学环境整洁,教学设备运转正常。在检查过程中,校领导还深入了解了各二级学院的教学筹备状况、课程开设详情、教师到岗比例及学生返校后的课堂出勤情况。在听取各教学单位负责人的汇报后,校领导对全校师生在新学期所展现出的蓬勃朝气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寄予了深切厚望。
据悉,新学期上课第一天,全校899门课程平稳运行,授课教师903名。在课间休息之际,校领导与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关切地询问他们的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状况。他们鼓励同学们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勤奋学习,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同时,校领导也认真倾听了师生对教学服务和管理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将积极采纳并努力改进,为师生营造一个更加优质的教学环境和服务体系。
校领导对新学期开学各项教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强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必须始终将教学工作放在首位。为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和人才培养的全面优化,校领导向各二级学院提出了五点要求:第一,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夯实课堂教学主阵地,提升教学质量。要严格规范教学管理,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第三,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营造优良教风学风。要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学过程监控,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引导教师严谨治学、学生勤奋学习,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氛围。第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要主动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第五,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创新,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坚实保障。
为保障新学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多部门协同配合,全力做好准备工作。教务处提前与各二级学院沟通协调,做好了课程安排、教材发放等事宜;同时联合公共实验室管理中心、网络信息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对教学场地进行了安全检查和网络排查工作,确保教学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教学用品的充足准备。这些措施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教务处在开学前召开教学工作会议,会上明确了初期教学重点与目标,为新学期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这一系列举措,为新学期的顺利开学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
此次教学检查活动不仅对新学期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把脉问诊,也为推进教风学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大教学秩序的督查力度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强度,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持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为师生创造更加优质的教学环境和服务体验,致力于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书写属于西译的辉煌篇章。
西安翻译学院积极组织参加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教育家精神的深刻阐释,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教育部组织的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活动。2月26日上午,由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宣讲在陕西师范大学主会场隆重举行。西安翻译学院积极响应,人力资源处、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务处、宣传部等相关部门认真筹划安排、精心组织师生代表通过线上直播方式收看了此次宣讲活动。
宣讲活动采取“线上+线下”“主报告+分报告”的形式开展,宣讲团成员涵盖了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五个领域的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教学名师以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等优秀教师代表,旨在深入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提升教育质量,有效将教育家的精神与理念传递给广大师生。
我校高度重视此次宣讲活动,不仅设立了视频分会场,同时,对于因教学任务冲突不能实时参加的师生,学院也组织了安排收看回放,确保每一位师生都能深入了解教育家精神,切实提升了此次活动的学习效果。
宣讲活动中,各位优秀教师代表结合自身的教育经历与感悟,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激发了大家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现场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宣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学习领会教育家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师德修养,为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更是一次宝贵的精神财富。未来,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培养更多具有教育家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推动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举办俄罗斯留学生欢迎会
2月26日下午,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在西区俄罗斯文化体验馆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会,热烈欢迎来自俄罗斯米宁国立师范大学的留学生。副校长郭炜出席并讲话。此次活动不仅为中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的平台,同时也为中俄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
根据我校与俄罗斯米宁国立师范大学的交换生计划,本学期,国际语言文化学院迎来了13名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他们将在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专业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交流学习。其中,德语专业9人,法语专业1人,西班牙语专业3人。
欢迎会上,郭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既表达了对新生的热烈欢迎,也寄予了对他们未来学习生活的美好期盼。郭炜指出,语言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文化的交流与理解。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西译度过一个充实而富有意义的学期,拓宽视野,收获友谊。
随后,来自德语、法语和俄语专业的三位外教老师分别向留学生们致以热烈的欢迎。他们不仅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理念,还对留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提出了规划和建议,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外活动,更好地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
合影留念后,留学生们与西译学子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分享各自的文化背景和学习经验,气氛轻松而愉快。两国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增进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
此次欢迎会不仅是对米宁国立师范大学留学生的热情接待,更是促进中俄文化交流的重要一步。学院期待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双方能够携手并进,共同成长,开创美好的西译学习生活之旅。
西译召开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表彰暨2025届毕业生就业推进会
为统一思想、总结经验、凝聚共识、明确任务、形成合力,确保2025届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2月27日,我校召开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表彰暨2025届毕业生就业推进会。执行董事、校长崔智林,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栾宏,副校长王霖出席会议。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团委、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等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综合办主任、副主任,2024届毕业生就业先进个人及2025届毕业班、2026届毕业班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高晶晶主持。
栾宏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向获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所有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付出辛勤努力的同志们表示诚挚慰问和衷心感谢。他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抓紧抓好就业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栾宏就推进我校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会上提出三个“深刻认识”。一是深刻认识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当前,我国已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作为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刻认识和把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要求,找准新定位、担负新使命,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工作的自觉性,努力推动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西译力量。二是深刻认识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家事,更是国事。”就业既是每个家庭的生计所系,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学生就业不仅关乎个人发展,更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望与寄托。家长把孩子送到西译,交给我们,信任我们,就是期待孩子在西译学有所成,毕业之后能就业。用心用情做好就业帮扶工作,是以学生为中心办学思想的体现,也是党纪学习教育重实践抓落实的要求。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力军,每一名从事就业工作的同志,都要用心用情用力,把毕业生当做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弟弟妹妹,用父母心、家人情,为毕业生提供精准帮扶指导,切实帮助学生走好成长发展关键一步。三是充分认识就业工作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一所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地位主要是由它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水平决定的。多年来,西译以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了“要学习到西译”的良好社会声誉,有力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这种局面来之不易,保持下去更难。当前,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期和冲刺期,我们要秉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精神,在已有工作经验成绩基础上,做到力度不能减,劲头不能松,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加快推进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栾宏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要认真贯彻国家和省上的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对学校、对事业、对学生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全力以赴做好下一阶段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围绕此次会议确定的工作重点,发扬“迎难而上、敢为人先”的西译精神,逐一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尤其是要围绕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着力提高学生就业率、考研率、毕业生就业质量、困难毕业生帮扶等重点工作,拿出具体落实办法,用智慧与情怀共同书写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篇章,为我校早日建成全国一流民办大学做出应有贡献。
王霖宣布《关于表彰2024年度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及获奖名单,他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同时希望全校广大干部职工以先进为榜样,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于前行,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在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工作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随后,与会校领导为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奖并合影留念。
文学与传媒学院胡松武、国际商学院马艳红、国际语言文化学院黄丽娜分别作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进行就业工作经验交流。
高晶晶从2024年度任务完成情况、2024年度各二级学院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和工作部署。
王霖与文学与传媒学院、国际商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分别签订2025届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责任书。
会议最后,崔智林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学校2024年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董事长及学校各级领导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尤其与一线的各位辅导员们的辛勤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他指出,签订责任书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当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国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这对学校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大家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心头、扛在肩头、落在手头,高度重视每位毕业生的成长及未来,攻坚克难,助力毕业生行稳致远。
对于如何做好学校2025年就业工作,崔智林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一是建立领导与责任落实体系。要抓好任务分解,推进责任落实,形成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结合学校重点专业、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早安排,早部署。二是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工作格局。切实落实责任,加强统筹联动,全员、全程、全方位推动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要以市场为引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根本,同心同向、共同发力做好学校的就业工作,提高就业质量。三是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工作体系。不断扩充就业资源渠道,与企业加强联系,尤其要多走访与学校有深度合作的企业,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就业岗位,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四是建立良好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要将“学生为本、服务为先、质量至上”的理念贯穿于就业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就业服务指导。充分了解毕业生的岗位诉求和专业发展情况,从礼仪、沟通、自荐书等多方面对学生加强指导。要利用AI技术和大数据,为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引导鼓励学生赴基层就业,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崔智林希望全体同志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我校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